回到网站

专题:网络博彩的支付战争历史回顾(1)

broken image

 

今天带大家回顾一下网络博彩的支付方式进化史,文章中说的很多方式如今已经消失或者是濒临淘汰的状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网络博彩与支付之间的密切关系与发展。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二维码如雨后春,无论路边卖窝窝头的大爷,还是街头乞讨的乞丐都挂上了二维码收款的牌子,移动支付的便捷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中国老百姓,讲之前首先要了解几年前支付行业的几个概念比如:三方支付,四方支付,聚合支付。

broken image

那个时候的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通过与网联对接而促成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这里我们可以直接理解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四方支付是相对第三方而言的,作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务的拓展。第三方支付介于银行和商户之间,而第四方支付是介于第三方支付和商户之间,没有支付许可牌照的限制。而聚合支付可以理解为,聚合了微信支付宝和银联支付以及其他的一些支付场景为一体的支付环境。

十几年前,如果用户需要在一家博彩平台充值一笔资金,可能还需要到银行或ATM存款,就算懂一些网银使用操作的玩家也需要用电子银行汇款然后联系客服手动上分。但在几年前,我们只需要拿出手机打开支付宝或微信扫一下钱就进去了,然后通过接口告诉博彩这边的系统钱已经收并允许执行系统上分回调,这样一笔交易就完成了。支付在博彩中的意义既是如此 ( 同时应对多笔交易给玩家良好的用户体验 ) 。移动支付的崛起推进了线下支付的同时,也带动了线上支付像直播平台,滴滴打车,游戏产业等快速发展,当然也包括了博彩业和色情业及所有的黑色产业。此文着重讲解那几年的博彩支付行业的气象万千,从最早的三方支付到四方支付再到已经快被淘汰的聚合支付,这几年来博彩支付面临“质”的变化,无疑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支付战争。

支付行业关键节点在如下几个事件;

1) 2017年5月某国字号的移动应用被运营商劫持,该应用的某h5页面被植入色情广告内容,太岁头上动土,该!这次事情的发生直接导致近三个月的四方支付大面积停工,部分还在正常为黑产提供支付业务的公司直接把价格拉高了%50左右从1.0抬到了1.7~2.0,武汉多家支付公司消失。

2) 2017年12月1号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掐断了大部分的支付业务,博彩支付又一次面临寒冬。

3) 2018年6月,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大额交易报告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一大波为博彩支付提供支付便利的非法支付宝 / 微信商户被冻结,支付业再一次遭到冲击。

4) 2019年1月1号央行发布新规要求三方支付除银行以外交易情况必须上报,几乎所有的商户都死光,2019.1.1号当天类似支付宝 / 微信收款利率直接上升到2.5~4.5。

经过了四次较大的冲击,当时为黑产提供的支付的公司或团队已经面目全非,但仍然存在,只是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老话说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并不是说现在第三方支付不存在了,是有的!最高端的支付团队依然在参与这方面工作,利用香港的公司收款,资金进入香港账户,然后转出到国内的账户。而最早也是最繁荣时期便是支付宝商户和微信商户还没有达到现在的风控级别的时期,利用大量的企业资质批量注册微信与支付宝商户进行收款,这种模式的好处就在于回调方便省力,最重要的是稳定。后面我会提到几种支付模式,例如;拼多多收款,个人微信和支付宝收款,以及利用银行卡收款或聚合码收款等。要搞清楚这里面的操作细节,首先要弄明白支付产业的运作模式以及带来的价值。

我们既然是讲几年前的事,那用的报告肯定也要用以前的报告,据2016年的报告,每年境外的网络赌博从国内弄走的钱是6000亿成上升趋势。假设这个数据属实,目前博彩业的整体盈利是流水我们假定他是%10左右,当然这里我提到的%10是指电子、真人、体育等平均值,并不概论。那么反推一下,每年从国内到境外赌博集团的流水会达到60000亿,那么平均算下来 (60000/12)/30,每天从境外集团过的钱将达到166亿左右。年初与一个前辈在一款聊天工具上聊这个产业,因为该前辈本身也是从业者,技术出身转行做了支付,他说“那几年每天从我们这里能拿到10亿的支付业务,我动用了身边所有的关系每天也只能吃下2~3亿的流水”。按照当时市场%1.5的费率,每天到自己口袋也有450万,听到这,我拿着半个窝窝头的手颤抖了起来,嘴里的窝窝头卡在喉咙难以下咽,那种面对金钱的无力感瞬间涌上头顶。

broken image

上图是一个完成支付流程,从提交到返回结果。但在当时支付环境如此严峻的情况下%95的支付利益网已经死亡,支付业与博彩业何去何从?那个时候便诞生了用个人微信与支付宝来收款的热潮。

a. 个人微信/支付宝收款

这是一个利用三端平台 ( 博彩端、支付端、码端) 协作完成一个完美的支付链,并且更为安全,分布式收款取证极其困难。如果说从用户到到商户为n到1,那么利用大量的个人微信或支付宝来收款则是n到n再到1的模式,不知道这么说能不能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1000个用户需充值100万人民币,把100万人民币分配到100个微信/支付宝账户,每个账户只需要接收1万人民币的压力,风控和风险都会很小,最后将100个用户的资金再集中化。码端其实就是跑分平台,最早是将批量的个人收款码集中到一个公众号兼职平台,用户充值保证金后公众号接到支付端发过来的支付请求再通知对应的用户上传对应金额的收款码完成收款,收到款后在公众号里面确认信息并得到佣金,这种办法可能会导致回调不及时稳定等原因,如下图;

broken image

黑产从业者的“智慧”总是无穷大,我想这就是财富的魅力吧。上面提到的老前辈则是他们中的一份子,他当时想到了一个微信收款更完美的办法。鉴于上面这种模式不是所有刷单的人随时都有时间且会错过确认收款的时间,他想到了利用pc端上的收款到账信息来抓取信息自动回调,这样跑分的用户只需要充值足够的保证金,则随时都可以收到钱和佣金。缺陷在于需要电脑登录微信,这种方式其实我觉得还不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种网络中断的情况导致掉单频繁,这种方案最终被他pass掉了。

不久,他在微信支付中发现了一个小功能 ( 收款小账本 ),该功能本为店家设计,老板提供收款码,店员卖东西后,能收到老板收款的信息,每个微信号可以添加100个店员,结合上面的思路,其实可以用一个微信号控制100个微信号的到账信息,增加了到账信息的容错率,完美的解决方案。

其实,不管是微信还是支付宝都可以在手机上回调到账信息,但这也会面临网络、环境、系统等一切不确定因素,所以他一直从未考虑过这种方式,他从业时100万可以拿到三万块钱的利润,跑分平台提供收款码的用户拿走%1,可惜好景不长,微信安全中心也有一些风控机制,比如对异地支付,相册抽取二维码等进行了严格的风控二维码收款,一个微信二维码的存活时间太短,没有足够的二维码支撑这么多流水,这条线便死了。

b. 支付宝个人收款

他最早联系是通过支付宝转银行卡这个项目,当时的支付宝转到阿里旗下的网商银行是很秒到的,而且可以把收款银行卡号和名字及金额包装成二维码通过支付宝扫码就能直接发起支付,然后通过手机中的xp环境来实时抓紧到账信息,后来网商银行的卡号限制只能同姓名的支付宝才能转入,但他发现如果绑定银行卡到微信,所有的转帐到账信息微信公众号会推送,这样任意的银行卡到账信息都可以获取到回调,本来这是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可能是支付宝风控团队发现大部分的银行卡转帐都是通过一个js去自动填充的,所以就风控支付宝到银行卡这条线,又凉凉了。现在依然有支付宝个人在收款,之前的代付,红包各种模式层出不穷,但是对于博彩这边的用户体验很不好,也极其不稳定,所以当时很少有集团在使用。

c. 银行卡收款自动回调

不过虽然那个时候异常严峻的支付环境难不倒在境外从业的捞金者,用户又离不开微信与支付宝这样全覆盖三方支付,他们又有了新的办法,通过支付宝和微信来发起银行卡的转帐,回调怎么去操作是面临最大的问题,前面提到可以用微信公众号来提取到账信息,但微信到账信息有延迟,那怎么去做呢?附图;

broken image

把大批量的银行卡预留短信通知手机卡放进卡池当中,丢到澳门去,因为澳门那边某个地区可以收到广州的信号,不需要漫游更不会有短信延迟,然后玩家充值的钱可以通过卡池的sdk接口通知支付系统是否到账,这是当时最主流的办法,也是最稳定的。

其他的模式例拼多多,聚合码支付就不写了,大同小异,这样的四方支付系统虽然赶不上银行那么完善,但也算一家小型的金融处理中心了,所以涉及到的细节比较多,这里也不详写,从支付这个角度来考虑,几个问题;用户体验、回调率、成功率、风险。未完待续....